随着社会的老龄化,以阿尔茨海默病(Alzheimerdisease,AD)为代表的老年痴呆疾病迅速成为本世纪最沉重的家庭社会负担之一。过去的二十年,AD研究领域最大的进展即是成功开发了针对Aβ和tau蛋白病理的生物标志物。以CSF和PET成像为代表的生物标志物研究,大大增进了我们AD自然史的理解。目前AD的生物学过程逐渐清晰,即Aβ病理改变在前,tau病理改变在后,tau蛋白的沉积与神经变性的发生发展和临床症状密切相关。从Aβ病理启动到AD痴呆期,整个过程可疑持续20年左右。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成果,AD的诊断标准不断更新,诊断关口前移,诊断精准性提升。同时AD的疾病修饰性治疗(DMT)临床试验也取得划时代突破。被动免疫清除脑内Aβ的作用机制、适合人群、费用、不良反应等各方面都要求精准选择Aβ病理阳性的AD-MCI或早期痴呆患者。DMT治疗伴随的挑战是医疗服务和检测机构必须为精准诊断做好准备。
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(PET)和脑脊液(CSF)检测可以有效反应AD的淀粉样蛋白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病理,CSF标志物和PET标志物已被公认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和价值。相比PET、CSF检测具有成本和可及性优势。体液标志物的研究层出不穷,某些优良的体液标志物尚需在真实世界或国内队列中重复验证。如国内CANDI队列发现国人CSF标志物含量与西方人群差别不大,而西方人群血浆p-tau181比国人高2-3倍。当前国内AD体液标志物检测多数未经“PET金标准验证”,与临床应用还有一定距离。
本研究目的是以淀粉样蛋白PET最为“金标准”,建设河南AD人群体液标志物检测平台。项目将使用单分子免疫技术(SiMoA)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双重检测技术,制定规范的分析前方案,充分验证检测的稳定性,最后给出具体的使用环境的划界值。期望各中心携手同行,建设精准的AD诊断平台,最终造福广大痴呆患者。